导读:本文是由hz网友投稿,经过发布关于'文化讲师刘飙老师做客“光明大讲堂” 旁征博引细解《关雎》诗义和《诗经》读法'的内容
9月17日周末下午三点,文化讲师、资深媒体人刘飙做客2023年第二十期(总268期)“光明大讲堂”,以《〈关雎〉诗义和〈诗经〉的读法》为题,为线上线下观众带来一场知识和趣味并重、历史和文化相融的“诗经名物科普”型讲座。
雎鸠到底是个什么鸟?关关究竟怎么叫?《关雎》的本义是写相恋,失恋,婚礼,还是后妃之德?围绕着《关雎》诗歌本义,刘飙老师从周公旦三千年“制礼作乐”讲起,追溯了“文化”一词的基本涵义。接着他逐词逐句,通过图片、视频和文字史料,深入考据、辨析了诗歌中的“雎鸠”到底是什么鸟,“关关”的叫声究竟是怎样的,荇菜是种什么样的“菜”。生动有趣的阐释、别开生面的视角激发了现场小朋友的强烈兴趣,让他们始终追随着刘老师的思路。
讲到《关雎》本义,刘飙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周代的婚姻“六礼”: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,结合诗歌的上下文语境、语义最终分析出《关雎》实际上是一首“嫁礼之歌”。诗歌中的男女通过追求、缔婚约、择吉日到最终隆重婚嫁,完成了一套相对标准、规范的相恋、婚嫁仪式。刘飙老师也同时通过引用宋代大儒朱熹的说法,展示了其意在表达“后妃之德”的可能性,多方引证,从名物学(博物学)、重章叠唱的结构、还原历史情境等方面,引领观众进入阅读《诗经》的多种角度和多元层次、境界。
在后面的提问互动环节中,大小观众们纷纷向刘老师提出各种问题,他本着学者的严谨和师者的耐心,一一解答。活动结束后,踊跃提问的小伙伴获得了刘老师精心挑选的赠书。
通讯员:周艺 黄杨慧
编辑: hz
本文网址:http://mccsz.com/news/1073687.html
声明:本站原创/投稿文章所有权归hz所有,转载务必注明来源;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深圳观察网的立场;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。